孙 昆: 《 徒步进军西藏记》(《永远的西藏——七省区西藏离退休同志回忆录》文稿之十三)
徒步进军西藏记
孙昆口述 李华玲整理
我1930年出生,1948年参加工作,是十八军首批进藏女兵中的一员。进藏时,我是卫生员、文工团团员,同时又因为爱人夏仲远任十八军后勤部政委,我还是军人家属。1950年初,十八军执行进军西藏的任务。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,我也跟随部队从川藏线徒步进军进藏,1951年4月到达拉萨。
进藏路上缺氧、断粮、路险……条件非常地恶劣,但我们女兵和男人们一样,也要背着四五十斤重的行李爬雪山,趟冰河,都数不清翻了多少座山,趟了多少条河。那河水刺骨的凉啊,感觉从脚尖都凉到了舌尖,两条腿踩在水里除了凉都没有了任何感觉,整个都是僵硬地拖着向前走。有一次我的右脚在过河时被石头划破了,流了好多血,当时因为水冰得都没感觉到疼,也不知道脚是什么时候划破的,只看到水里一片血红。等过去河到了岸边,甩去鞋上的水,我才看到右脚上一道血口,有几公分长,简单包扎了一下又继续前进了。
一路走过来,有些山路非常艰险难走。当时部队走的还是千百年来马骡踏出来的茶马古道,队伍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:“一二三(指一月二月三月),雪封山。四五六,雨淋透。七八九,正好走。十冬腊月爬学狗。”
我记忆最深刻的是过二郎山、雀儿山的时候,这两座山的路最难走。我们的队伍里面都有向导,他们在前面边开路,边前进,我们就跟着一队队地走,有时候跟在一些有经验的马帮后面走。雪山上路滑,我有好几次都险些跌落下去。
1951年11月,孙昆与丈夫夏仲远在四川乐山合影。
物资的极度匮乏在进藏途中是又一个严峻的考验。高原的雪山上天寒地冻,没有被褥,大家都是几个人一起,把各自唯一的雨布拼凑在一块儿挤着睡,每次都冻到手脚麻木失去知觉。食物对于每个人来说更像是奢侈品,我们随身携带的一点炒面或是炒米,每次都是饿到无法忍受的时候才拿出来吃上一点。后来这些食物也没有了,部队就给大家发 “蛋黄蜡”。这种形如蜡烛的“方便食品”说是里面有鸡蛋、黄豆,营养价值如何如何高,其实资本家搞投机,根本就没下足料,吃起来难以下咽,更谈不上多少营养。
走路进藏受了很多苦,却是我一生最难忘最珍贵的记忆。那是我年轻时代报效祖国的行动,一路上我还收获了最最真挚的战友情谊。
(孙昆,女,汉族,1930年9月生,河南开封人。1949年1月至1951年3月,先后在豫皖苏军区卫生部卫校、十八军卫生部、十八军后勤部文工队、川南行署民政处、十八军妇校工作。1951年4月至1954年1月,西藏工委财政部秘书。1954年1月至1955年7月,在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计划专修科学习。1955年7月至1957年8月,西藏工委干事。1957年8月至1959年4月,西藏工委财委秘书。1959年4月至1960年9月,任青藏铁路工程局驻京工作组秘书。1960年9月至1972年8月,任自治区驻北京办事处科员。1972年8月至1976年6月,在自治区101工程指挥部工作。1976年6月至1983年6月,在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工作。1983年6月离休。现安置在自治区人民政府驻西安办事处郑州干休所。)
责任编辑:赵勇
- 西办离退休人员服务处圆满完成2021年度西北片区跨省安置...2021/09/30
- 怀念我的父亲王精武2020/05/26
- 咸阳干休所离退休第三党支部建设情况2020/02/13
- 第九章 发挥离退休人员作用2019/11/28
- 第三篇 服务管理 第八章 安置和服务管理2019/11/28